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 返回
  • 首页
  • 导航
  • 首页 > 心理文章 > 心灵成长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电影《狗镇》影评

    2020-05-11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电影《狗镇》影评

           言语的苍白让我无法表达对这部电影的震撼。

           我们常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这部片子颠覆这个结局,

           我亲眼看见一个美丽的童话被撕的的粉碎,亲眼看见一群平凡普通的人们一个个变得残忍而无情,亲眼看见最美丽高贵的灵魂变为奴仆,贱货......变成为全镇人民的泄欲的玩具。。。。

           我简直无法多说下去,除了深深的叹息和无法言说的心痛,剩下的全是对这些恶人的怒吼!

           为什么无私的善良却导致了罄竹难书的罪恶!

           为什么忍让宽容,换来的却是永无止境的恶报呢?

           不是说好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呢?

           如果善良是如此的回报,那教我们善良的人是为了方便他们作恶吗?
    深圳心理分析狗镇电影心理分析



           我先来说说故事吧

           狗镇是一个非常平凡普通的小镇,人口不多,大家安贫乐道。而男主角托姆,一个闲的没事干的哲学家,想验证这个小镇善良程度。

           吐槽:善是用心灵的眼睛看的,仁者见仁,善者见善,眼瞎看不见“善”的人才需要去验证“善”吧。

           而一个看不见“善”的存在的人,他才是真正“恶”人吧。

           一个美丽又无助还善良的格蕾丝,伴随着枪声逃难而来,还有什么比她更好的试验品呢?

           托姆帮助了格蕾丝躲过了追击,同时劝逃难的格蕾丝留下来,召开会议让狗镇的人同意格蕾丝留下来。

           为了顺利让格蕾丝留下来,托姆开出了一个条件,让格蕾丝为所有人服务,这样作为交换,格蕾丝可以被留下来。

           其实很搞不懂,验证小镇人民是否善良为什么要用交易的方式?如果是交易,那么就是契约性质,跟善良有什么关系!

           附加在契约性质上的善良是否可以解释为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精神洗脑,就像古代要女人贞节,甚至有的女人的为了贞节的名声而砍去双手。



           于是乎,格蕾丝为了留下来,开始寻找大家需要的服务的项目。

           本来大家自给自足,并没有觉得自己有被服务的需要,然而聪明的格蕾丝顺利的找到了大家的需求。

           是,这不就是原罪的开始吗?就像一个心灵开始本来自已自足,现在开始发现自己原来是有缺口的,这个缺口就是欲望。

           格蕾丝的任劳任怨(没有边界),大家对她非常满意,她的付出也有微薄的收入,一开始大家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再后来由于通缉令的出现,保护的成本看似被提高了之后,聪明的小镇人们立刻提高了价格,格蕾丝需要付出更多才能维持这个平衡。

           格蕾丝的宽容善良,将所有一切全盘接受,人民被欲望激发的,欲求越来越多,

           人们开始变本加厉“使用”格蕾丝。

           从强奸开始拉开序幕,各种无止尽无下限的罪恶开始,随着逃亡的失败,格蕾丝在小镇人民的强迫下带上沉重的石轮,机械麻木的为小镇人们“服务”。

           这时候格蕾丝沦为洗衣机一类的物品,做为人的尊严,自我意志完全丧失,格蕾丝不在拥有一个“人”的属性

           而小镇人民也充分活出自己的兽性,不在有正常人的理智,约束力,良心,同情心。
    深圳心理分析狗镇电影心理分析


           格蕾丝做了那么多满足别人的事,而大家快乐吗?

           没有,每个人面目狰狞,在欲望面前,每个人都变成饿鬼。在善良面前,每个人都成为恶魔。

           传说中,饿鬼是无法得到满足的,只有在满足的那一刻是稍稍平静的,其他时候都被贪婪的心啃噬着,

           “善良”格蕾丝得到的是无尽的怨恨“为何不能做的更好”。


           当汤姆终于决定结束这样痛苦的现状,他再次召集大家在教堂,让格蕾丝向大家陈述清楚,以及言明这段时间以来的罪恶。

           当托姆在会议中指出大家对格蕾丝的不公正,指责了大家的罪行。

           然而,大家的反应是——“这不可能,和我印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人们公然撒谎,每个人都是罪恶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在撒谎,于是这个谎言就成了真理,那罪恶也从无发生过。




           托姆在失败之后撕下虚伪的面具,既然无法改变现实,那么唯一没有被满足的他,产生愤恨,他要求和格蕾丝做爱,就如小镇别的男人一样。

           而格蕾丝的回答,撕下他最后一块遮羞布

           “如果你像其他人一样,威胁我,恐吓我,你就可以如愿。”

           托姆的假面具碎了,这激怒了道德优越的汤姆,无法面对自尊的羞耻感,将对格蕾丝的爱全转变为恨,他下了最恶毒的咒,拨打了通缉令上的电话,他要格蕾丝死。

           狗镇所有人一起翘首等待在村口,期待她的死亡。

           无法面对的愧疚感,生出了极端的憎恨。

           等啊等,等到到的是另外一个结果。

           这个格蕾丝居然是黑帮老大的女儿,于是黑压压的枪口朝向了小镇人民。
    深圳心理分析狗镇电影人物解读


           黑帮老大的一席话,点醒梦中人。

           格蕾丝:是的,我傲慢,因为我原谅它们!

           父亲:我的天,你知道你在说这话时有多不可一世吗?你有这样的成见,认为没有人能跟你取得一样高的道德水平,所以你为他们脱罪。我想不出比这更傲慢的事了!我亲爱的孩子,你用来原谅他人的借口,是你永远不会用在自己身上的。

           格蕾丝:我为什么不该慈悲为怀?

           父亲:不,有时候应该慈悲为怀,但你的标准要一致,这才公平。你有错应该受罚,他们也一样。

           格蕾丝:他们是人。

           父亲:人要不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然要,但你不给他们机会。这是极端的傲慢。我爱你,我爱你,但我没见过比你更傲慢的人,而你还说我傲慢。

           在格蕾丝的内心世界,一直占在救世主的高度,她宽恕所有人,拯救所有人。

           如果她用救世主的眼睛看世界,那么普天之下皆是需要拯救之人,也皆是恶人。

           她傲慢的觉得每个人都需要她的宽恕和拯救,而事实上她把他们作为真正的人来对待了吗?

           人是有克制欲望能力的,人是有手有脚,可以自己满足自己的.

           而她作为善,给了“恶”最好的食物,把身体作为祭品,一直喂养到她奄奄一息,一直喂养到全镇人成为饿鬼。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其实看到这里,觉得心情很复杂,我们常常曲解善良,愚痴中的善良是愚行,真正的善良不是这样的。

           真正的善良是清醒的,是智慧的,是助人自助。

           善恶其实本是心念,而善行和恶行,才是大众能察觉到的,大家常常把善行作为“善”本身,而事实上看起来善的行为不一定是真正带来善,也不一定真正出自善心。

           我记得周润发有个故事,当吴孟达赌债缠身的时候,向周润发借钱,周润发选择了不借,吴孟达气愤难当。

           这时候借钱是一种“善行”,但这种善行可以救吴孟达一时,而不能真正改变吴孟达的处境,大概率是越陷越深,所以这时候的“不借”,看似无情的举动确是出自“善心”。

           而后,周润发在适当的时机推荐沉入谷底的吴孟达,让吴孟达依靠自己的能力,真正改变命运,这个才是真正出自“善心”的善行。

           而格蕾丝做的所有事,是用所有的宽恕,所有的善行,满足自己成为救世主的傲慢,其实也是好“名”而已,她看不见众生因她的“善”变成何种面目。

           极端的善良和极端的恶,总是相伴相生,听说许多受害者和迫害者的故事,哪里有无限的忍让顺从,哪里就有无底线的罪恶,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而最后醒悟过来的她,杀害了所有人,这反而是她做的最善良的事,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深圳心理分析狗镇电影心理分析
           她为他们的恶负责了。双手沾满鲜血的格蕾丝反而开始真正的看见别人,真正的怜悯他人,哪怕是用“恶行”,她选择一次让他们的“恶”清零。

           曾有天龙禅师剪断沙弥手指而让沙弥悟道,善行恶行只是行为,真正的善恶关乎于出至何“心”。

           善良这个词,常常被滥用,被曲解,被道德家利用。

           每一次我们高举着善良的旗帜,高高在上的拿着道德的屠刀去审判别人,审判自己,这真的是我们的“真心”吗?

           这善,是愚痴的善行?是自我良好的安慰剂?还是自我匮乏的交易?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作者:胡璐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职业背景: 600个小时个案咨询和800小时的自我成长,4年禅修,7年释梦1600+;长期接受精神分析,意象对话,回归疗法,绘画治疗,身体疗愈等专业培训
    原本是500强设计师,兴趣广泛,热爱读书,读书量在3K以上,爱好中医、佛经、历史、金融等等方面的知识

    咨询特长:内倾直觉逻辑人格(TNTP),个性温和,高度共情又有深刻洞见,思维灵活,直觉好,逻辑思维强。风格:清晰,深刻,接纳,陪伴,抱持,引领

    咨询理念:唤醒生命内在力量和自身的觉知

    擅长领域:
    1.婚姻感情:失恋,婚外情,夫妻沟通障碍

    2.情绪压力:抑郁,焦虑,强迫,恐惧,疑病

    3.亲子关系:厌学,情绪不良,考试焦虑,心因性身份认同障碍

    4.事业工作:职业压力,人际沟通

    5.个人成长:自我探索,人格障碍

    6.释梦:还原真相,读懂潜意识的来信


    上一个:你真的会“玩”游戏吗?——头号玩家影评

    下一个:深圳心理咨询:如何转化内在的匮乏感?

    相关展示

    电话 短信  地图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