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4
作者:朱建军;来源:微信公众号:内明网校;ID:neimingwangxiao
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啊,是特别强调容让的。我们古代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跟邻居,就关于“这个墙所在的位置应该在哪儿,两家这个地基的墙应该在哪儿”争论不休。
然后其中一家,他家里有一个亲戚当大官,就给大官写信,想让这个大官支持自己。后来这个大官就回信说,“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然后他的家人接到这封信之后,就想想说,“哎呀,是啊,就是让他三尺又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呢,他们就把墙往自己这个方向退了三尺。然后邻居看到他们家这样做,就感觉有点不好意思,自己跟人家这样去争,于是邻居就也往后退了三尺。然后在这两家的墙中间就出现了一个六尺的空隙,构成了一个小巷,可以走人的,就被叫做“六尺巷”,这个就成为了一个佳话。
这个故事很反映传统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因为和为贵嘛。我们在这些具体的一些小事上,一些利益上,不要跟别人斤斤计较,退一步海阔天空嘛。对吧?这个故事好不好呢?好。他建议的对不对呢?也很对。
但是我们现在可能有一些人会发现,有的时候结果不见得这么美妙,因为你退了三尺,对方也退三尺,这当然是非常好。如果你退了三尺,而对方一寸不退,留下来那三尺就不够一个小巷的宽度了。如果你退了三尺,对方说你退的还不够,你应该再退三尺,你怎么办?就像有些人说的,退一步可能是海阔天空,也可能是对方得寸进尺。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退让了,别人反而会得寸进尺呢?简单的说法,传统的就说,那说明他是小人。但是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呢,就是对方至少不是认为自己是小人,不是故意要做小人,是看对方怎么解释你退避三尺这件事。
如果你退了三尺,对方觉得,哦,他让了我三尺,那可能对方或者自己也退三尺,或者不退,至少也不会再进一步了。有些事情上这个边界在哪,本来大家就不是那么清楚,你退了三尺,可能对方觉得,“你看,他心虚了,他要不是心虚,他干嘛要退三尺啊。他昨天没有退的三尺,今天退了,就说明他昨天很不讲理,打算霸占我三尺。今天他虽然退了三尺,但是也许我应该再努力一下,也许我再一努力,他还能再退三尺。”
或者也有一些人,他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觉得你看,做人就要厉害一点,我一厉害,他就退了。那我就应该进一步的开价,进一步看看,看能不能多榨出点油来。假如这个被让着的一方这么去想,那他真的就可能你退一步,他进一步,你让的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实际上你退一步,他就会得寸进尺。得拢望蜀,就跟买东西的时候那个道理很相似。
对方开价说这个东西卖100块,然后你跟他讨价还价,你说,“不行,我最多只能出60块。”这种时候如果那个卖东西的特别痛快说,“好!就60块。”你是什么感觉?
假如你不知道这个东西实际上值多少钱,你可能就在想,坏了,我肯定价说得高了,也许这件衣服只值30块,对吧?你可能心里边就觉得,不行,60块钱我也不能买,我要跟他说30块。你不知道这个衣服到底真正值多少钱的时候,你会用对方的态度来去判断这个东西值多少钱。所以对方的让步就会让你去判断说,对方可能本应该让更多。
假如那个卖东西的,他本来能卖的最低价就是60块,应该怎么办呢?他其实应该说,“不行,60块怎么可以?我最多90块,最多让到90块。”然后对方再继续跟你磨,然后你们俩你说我说,说很久,然后最后你很不满的,很遗憾的,很不愿意的表情去说,“哎,好吧?算跟你交个朋友,这个就60块,亏本卖给你了。”这种情况下对方才能高兴的接受60块。深圳心理咨询机构
如果你已经就说了60块了,那怎么办啊?那就是后边一分不少。那墙也是这样啊。如果你本来打算退三尺,可以一开始先退一尺,跟对方反复沟通、谈判、妥协,最后让到三尺。可以说,我只让这三尺,你要再想往前进一寸、一分,我都坚决不让。这样的话呢,才能减少对方得寸进尺的风险。深圳心理咨询师
【 朱建军 】:临床心理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教授;著名的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意象对话心理治疗创始人、回归疗法联合创始人;中国社会心理协会环境心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工联心理健康工作委意象对话学部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文化心理学组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
主要心理学著作有《意象对话心理治疗》、《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你有几个灵魂》、《释梦:理论与实践》、《心灵的年轮》、《中国的心理与文化》、《回家 越走越快乐:回归疗法入门》等三十多部。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内明网校(ID:neimingwangxiao)每日分享一段语音,用语音让心理成长走进生活,让生活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