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侃除草【一〇二】这个故事十分有趣,想拿出来单独说说。
薛侃除花间的草,累了,起了个应对,问了王阳明一个问题:
薛侃:天地之间为什么善难培养,恶难去除?像不像我们做体验的时候潜意识打岔,然后转而外投一个问题给老师?
王阳明:你这不叫培养善去除恶。这是看出了这小子这会儿干不下去了,用勤学好问的子人格应对一下。
等了一会儿又说:像你这样看待善恶,都是从躯壳(当下所扮演的角色)起的念头,便会错。
言下之意,你这个感受是你当下这个子人格的应对,要是境遇变了,这个善恶信念可能就不对了。
薛侃当然不明白啦,王阳明就接着解释:
王阳明:自然界长花和草这两个玩意儿的时候都是平等的。只不过你想看花的时候就把花当好的,想看草的时候不就把草当好的了么?所以你刚才说的善恶都是你的投射,所以说你错。
这个时候王阳明是在指出,你现在这个子人格,看着草不好,不是因为这个草生来就不好,跟草没关系,是你自己把不好这个概念投上去了。转天你要哪个子人格喜欢草,你不就得把花当不好的么?
薛侃不服:那这样说不就没善恶之分了么?
王阳明:天理最终会稳定在无善无恶,当你有了投射就有了善恶之分。要是没有什么投射的时候,就是无善无恶的状态,这就是我说的至善了。
薛侃这会儿意识到确实是自己投射,但还没转过弯来,又问:
薛侃:草既然不是恶,是不是就不应该除了?
王阳明 :要是碍事,除了它有啥问题?
薛侃:这不就是我投射么?
王阳明 :不投射,又不是说人没有好恶,没好恶就没知觉了。不去投射,是说好恶都是要按天理来的,不去加额外的劲儿在上面。这样一来,就好像自己没有投射一般。
这个时候王阳明便指出了,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判断,而不是总结出来的道理。生命是有喜欢和不喜欢这类知觉的,没知觉成死人了。人可以按照知觉判断,但是不要再额外上价值,这样,人就看着通透。
薛侃还不明白:那除草怎么就是天理了?
王阳明 :你觉着草碍事儿了,就该除,就仅仅是除个草而已;零散有漏的,心也不累。要是带了点儿别的劲儿在上面,身心就会累,然后就又出来很多想法。
还是强调,人要和自己感受在一起,自己觉着草碍事儿了就处理处理,自然发生就行了。要是额外带了点儿价值评价,觉得做不到就等于如何如之何了,然后自己又准备这样应对那样应对,那都是情结带来的继发。
这个时候就呼应了最开始,薛侃提问时候的那个环节。
解释了王阳明为什么在薛侃干不下去的时候没有直接指出来他这个问题其实是个继发应对。
因为那个提问其实是薛侃内心冲突的表现,由于“知行合一”的原理,薛侃觉察到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代表着潜意识这会儿需要一个外来的能量让他恢复秩序,如果王阳明选择了不回答或者堵回去,薛侃这边心理能量就会转换成其他的形式;而王阳明这边就等于说自己也没有做到他讲的那种自然发生,用我们如今的话说心理能量就不是顺的了。
但孟源还是听糊涂了。
孟源:老师既然说‘草有妨碍,理亦宜去’,那怎么又成了投射了呢?
显然还是在盯着除草这件事儿。
王阳明:这个事儿你得自己感受一下,你想除草,发的是什么心,人家有留着的又是什么发心。
最后这一组问答行文安排真的是妙极,前面的一堆唠叨如果看做王阳明的“言传”,最后这一问一答便是“身教”了。
王阳明带学生分辨什么是“至善”,状态上依然是守在自己的“至善”感受上。
显然在场不止一人,此时孟源便是那“偶未即去”的花间之草,依然看不到王阳明心累,耐心告诉他,要看你自己的感受。
最后容我照照自己,总结几条便于操作的结论:
1、 “专注”是潜意识顺了以后没有了继发的干扰的外在表现,而不应该是主动动用心理资源去死守的一个标准;
2、 感受和行为一致的时候是不会心累的,如果心累的话就需要觉察一下问题出在了哪个情结上;
3、 继发这个东西也需要去解,不解容易再产生继发。
4、 没了。
作者简介:
刘明
意象对话高级班学员
微信:xiaowuya33
转自公众号:意象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