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 返回
  • 首页
  • 导航
  • 首页 > 意象对话文集

    周烁方:不自由的信念

      简介

             意象对话学派有一个核心概念叫做命运脚本。命运脚本中包含了基本心愿、基本境遇、基本应对、基本信念、基本感受。对于一个成年人而言,命运脚本是其内心各种情结形成时所参照的主要模板。因为或多或少参照了同一个模板,一个人的多个情结就具有某种共性。人的情结体现在人际关系、生活事件、言语行为、情绪情感等方面,也有某种共性。这种共性可以称之为模式。把命运脚本里的“基本”二字去掉,就找到了模式的构成要素。每一个模式至少都包含了境遇、应对、信念、感受四个要素(心愿由于其特殊性,在模式里通常没有),而这四个要素又是彼此关联、互相呼应的。可以说信念是命运脚本或模式的要素之一,也可以说信念是命运脚本或模式的一种体现方式。

      01、信念的内涵


             本文对信念的定义是:人对事物相对稳定的认识。

             事物在这里指代一切可被认识的内容:具体的、抽象的、过程的、状态的……人、动物、石头、光、语言、符号、念头、一件事、一个状态等都属于事物。

             人对事物的认识有许多方式,不能穷举。常见的基本认识有“是”、“能”、“要”、“在”等形式:“世界是残酷的”、“鸟能飞”、“我要幸福”、“苍天在上”。稍微复杂点的认识,包含了否定、比较、因果、条件等因素:“没有人会喜欢我”,“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如果有了钱我就会幸福”等。

             能够稳定存在一段时间的认识才能被称作信念,那些刚升起又散去的认识,也许称为“念头”更合适。

      周烁方:不自由的信念
      周烁方:不自由的信念

      02、不自由的信念

             绝大多数情况下,人的信念是不自由的。“不自由”的含义有三:不灵活、不清醒、不自主。
         

             于无常变幻中寻求稳定感,于不存在中寻求存在感,这是人的本能,而信念以其“稳定”的特点,在这种本能中占了重要地位。当一个人心怀某种信念,积极也好,消极也罢,他都会感到稳定与安全。犹如海上漂流之人登上岛屿,犹如坠落山崖的猴子抓住了树枝。岛屿和树枝必须足够稳定,不轻易改变,才能带来踏实与稳定。足够稳定,就意味着不够灵活。信念不是想改就能改的。

             信念大多是不清醒的。不清醒是指没有意识、没有觉知。一个信念伴随我们越久,对我们影响越大,我们反而越容易忽略它。有的信念好像鼻子发痒,很容易注意到。但更多的信念像是骨骼,人的每一个动作都牵动了无数的骨骼,但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无法觉察到这些骨骼的存在和影响。还有一些信念就像那些不活跃的内脏,比如脾脏。理论上你知道自己有脾脏,可是你能感觉到它吗?

             信念通常是不自主的。不自主的意思是,没想过,没得选。信念的这个特点最让人意外:我们持有的绝大部分信念,并没有经过清醒的、自主的选择过程。


             这其中,有些信念是在我们没有分辨能力或不清醒的情况下,被他人或外界直接灌输进来的。《大话西游》里,春三十娘生了孩子,不愿意承认二当家是孩子的父亲,她让二当家以后骗孩子说他是孩子的奶妈。二当家问:我是男的怎么做奶妈?春三十娘说:孩子是我们带大的,你不说,他怎么知道男人不能做奶妈?二当家蔫儿了,回道:那倒也是……。还有,最近几十年中国人结婚喜欢买钻戒。为什么必须要买钻戒呢?买金戒指行不行?买手镯行不行?几十年前,中国传统文化跌落到了谷底,中国人的婚姻仪式该如何进行,已经变得模糊而尴尬。在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电视上每天重复着一句话:“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于是钻石这种曾经被用来切割玻璃的矿物,成为了中国人婚礼的标配。

             还有一部分信念,是人对自身经验进行阐释的结果。经验就是经验,人为什么要去阐释它呢?答案是趋乐避苦。人有趋乐避苦的本能,想要好,不想要坏。比如一个乞丐,每天在马路上、天桥上、地铁上行乞,过了一段,他发现地铁上行乞得到的钱好像要多一点,于是他就把自己的经验阐释为:地铁上最适合行乞。这个阐释的意图,在于使自己能够多得钱,这是趋乐。再比如,一个孩子想要妈妈的爱,可是这个妈妈经常打骂他,他一次次地抱着希望,然后失望受伤,过一段时间,他就会把自己的经验阐释为:妈妈是不可能爱我的。这样的信念固然消极,但却可以让他不再希冀妈妈的爱,少抱一些希望,从而少一些失望,少受点苦。而且这种消极的稳定,也要好过每天在期待与受伤中反复。这一部分信念,是在人的动物性本能的驱使下形成的,只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而非人主动选择相信什么。

             人的所有信念几乎都带有不灵活、不清醒、不自主的特点。简而言之,信念是不自由的。信念全名可以叫做“不自由信念”。

      03、不自由信念对人的影响


             不自由信念对人的影响很大,涉及心理状态、情绪感受、行为模式、人生、命运等方面。


             首先,不自由信念会歪曲人对事物的认识。现实世界里,事物每一刻都在发展变化之中,而信念的固化属性会使人总是以同样的眼光去看事物。这时候人所看到的其实是自己心中以为的事物,无法如实地认识事物本身。如果一个女人坚信“男人没一个好东西”,那么即使她遇上一个好男人,被好好对待,她也看不到这个“好男人”,而是只能看到一个“别有用心”、“图谋不轨”、“虚情假意”的男人。

             在歪曲认识的基础之上,不自由信念会进一步限制我们所能拥有的人生体验的范畴,框定我们所能见到的世界。一个人坚信“中医就是骗人的”,如果他有一次生病了不得不去看中医,后来通过中医治疗痊愈了,他很大可能性并不会说“原来中医也是有效的啊”,而更可能会说“是我自己好了”,“我病得又不重,靠免疫力也能自己好”,“中医果然是骗人的,早知道自己能好,当时不去看中医了,白被骗钱”。这种看似偏执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因为如果他要承认“中医也是有效的”,就必须动摇自己心中“中医就是骗人的”这个信念,而深层信念的动摇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痛苦。人为了免于这种痛苦,什么事都有可能做得出来。然而,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信念系统保护得很好,也就意味着所有和信念系统不相容的事物将会被视而不见,所有和信念系统相悖的体验都会被否认或歪曲。人只能看见自己相信的东西,只能经历自己相信存在的体验。

             最后,不自由信念成为了许多人生痛苦的源泉。经过前述的两个步骤,一个人所能有的体验、所能遇到的人、所能看到的世界,以及自我的模样都已经固定。新鲜的体验、新鲜的事物不是没有,但是他看不见、体验不到,这些新事物无法攻破他的信念系统。那么他的人生还剩下什么呢?就只能在固有的不幸中徒劳挣扎,反复做亡羊补牢的工作而已。一个坚信“我无能”的人,即使做成了某些事,他也不会有成就感,只会认为这是侥幸、偶然、全靠别人的帮助。而在他的一生中,他所能做的只是努力让这个“无能的自己”过得稍微舒服一点,少一点痛苦,但这种努力本就是在承认“我无能”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这种努力不但无法改变这个信念,反而会使得“我无能”的信念越来越坚固。
      深圳意象对话
      深圳意象对话

      04、不自由信念的发展与变化

             意象对话取向的自我探索与心理成长,会使不自由信念产生一些发展与变化。这些发展与变化主要有四种情况:一、信念的发现;二,信念的动摇;三,信念的更替(转化);四,信念的消解。

      4.1  信念的发现


             对信念的发现是信念系统成长革新的第一步,难度很大。人的少部分信念是表浅的,通过思考或自问自答就能发现。深层的信念则很难发现。因为深层的信念往往是每个人内心世界的基石,是人在认识事物、形成其它信念时的出发点或立足之地。一个人通过眼睛看世界,眼睛看到的一切成为了认识的对象和内容,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用眼睛看”这件事本身也是一个可以认识的对象,是值得质疑的、可以动摇的、有待商榷的。这种情况下,发现信念需要一种内省与觉察的能力,一种对自我正在进行的心理、身体活动进行观照的能力,一种“元心理学”能力。小时候听一个笑话,说有个人不看书、不学习,后来家人让他看书,他看了好些天,家人问他学到了什么,他说,哦,我以前以为书都是写的,看了这么些天,发现书原来是印的。在我看来,这个人并不可笑,他就具有这种“元”能力,他关注的并不是书的内容,而是书的形成方式与过程。意象对话的训练与成长能使人获得并增强这种“元”能力。有了这种能力,然后在生活中长期坚持检视自己的行为、语言、情感反应等,就能够逐渐发现自己的深层信念。

             发现信念的另一个困难,是由于有些信念伴随自己太久,已经被我们“习惯”了。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理所当然的东西,使得我们甚至都想不到要去觉察。一条鱼从生下来就在水里,知道自己摆动尾巴就可以移动,调节体内的气泡就可以上浮或下沉,可是它如何能认识到水的存在呢?除非有一天,它被垂钓者钓出水面,体验到了原来还有另一种环境,所谓的“空气”。鱼只有认识到空气,才能转而认识到水。那么人如何才能认识到那些自己身处其中的“水”呢?答案是:新鲜的体验,强烈的心理碰撞,以及与“他人”的深入交流。唯有撞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或是被自己从未体验过的能量侵入,或是与一个和自己差异很大的“他人”敞开内心互相交流,人才有机会意识到:原来还有这么一种“我”没见过的信念的存在,原来还可以这样看问题,随后才能反过来发现“我”竟然一直都以某种特定的方式、透过某个特定滤镜来看问题和看世界。据《史记》记载,孔子见过老子后,和自己的弟子感叹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突破了孔子对事物认识的极限,孔子只能勉强用龙来形容他,反过来他也由此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和不够灵活变通之处。有些时候,需要通过看见他人来看见自己。

      4.2  信念的动摇


             发现一个信念,就相当于发现了一个情结。情结体现为情绪时,可以宣泄;体现为应对时,可以放下;体现为情境时,可以看清和理解;体现为信念时,可以直接去动摇它。主动动摇一个信念,有两种方式:一是质疑,二是拆解。

             信念的内容本质还是“念”,是一种认识。把“念”维持住的是“信”,是一种坚持、稳定的能量。“疑”则意味着不稳定、不确信。疑可以动摇信。质疑的本质,就是用“疑”的能量去冲击和打散“信”的能量。

             质疑作为一种技术,主要是通过疑问句来表述,具体的句子可以是:“为什么这样想?”,“必须要这样认为吗?”,“可不可以换个想法?”等等。也可以直接提出一个与此信念相关但又不同的新信念,以动摇当事人。比如一个人做事过于执着,因为他相信“不到长城非好汉”,质疑这一信念时我们可以说:“难道必须到长城才算好汉吗?”、“到泰山为什么不能算?”、“到了长城就一定是好汉吗?”、“人为什么一定要当好汉?”,以及“不是还有一句话叫好汉不吃眼前亏吗?”等等。

             质疑技术对那些直接灌输进来的信念效果最好。因为这类信念中没有当事人自身的经验作为支撑,更多是因为“从来没想过还有别的可能”而默认了这些信念。而质疑可以使得他们遭遇新的信念,拥有新的视角、新的可能性,这时候他们会发现并没有太多的理由必须这么想,进而有机会作出新的信念选择。

             拆解技术是一种更深层更彻底的动摇,很可能导致信念的消解,这一点放在后面叙述。

      4.3  信念的更替(转化)


             当一个信念被动摇,其稳定性开始遭到破坏,后续有三个可能的走向:一是恢复、二是更替(转化)、三是消解。

             如果一个信念被动摇的程度不深,通过“重复”、“回到原点”、“强化经验”等技术,被动摇的信念可以恢复,甚至可以加固得比之前更牢固。但是如果一个信念被动摇的程度太深,就如同某地发生了一场剧烈的大地震,震后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恢复原貌了,只能重建。既然是重建,那么建成之后必然与先前有关联。但也因为是重建,建成之后也必然与先前有所不同。从旧信念动摇到新信念确立,以结果来看,是信念更替,以过程来看,是信念转化。

             如果心理咨询师主动介入信念的更替/转化,应该是希望当事人的心理更加健康。从意象对话的价值观出发,转化过程自然顺畅为好,更替后的信念更中正、更合理为好。中正意味着不走极端、不偏激、不邪恶,但也不刻意追求积极,要记得意象对话“不以快乐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合理意味着符合事物原本的规律,歪曲更少,更如实。而转化过程是否自然顺畅,很大程度上则决定于新信念与旧信念的关系,以及新信念的特点。

             新信念与旧信念相似度越高,更替时阻力越小。多年前,我听朱建军先生讲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他说这并不符合逻辑,“思”不能证明“我在”,只能证明“思在”,所以其实应该说“我思故思在”,或者说“思故思在”。这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后来我给学生讲课,有时也用到“我思故思在”的例子,以阐述“我”是否存在的问题。从“我思故我在”到“我思故思在”,只变了一个字,二者的相似度很高,再辅助以合适的讲解,信念更替就变得很容易。但如果换一种讲法,说“我思故我在”是不合逻辑的,应该说“思考只能证明其本身,不能证明有我”,这样表达的意思固然也大致相同,但因为新信念和旧信念相似度不高,可能会导致听讲的人虽然明白了这个道理,但却记不住结论。

             新信念越具有普世性、合理性,信念更替后越稳固。普世意味着这一信念有足够多的人认同,而合理则意味着这一信念更符合现实情况。信念有时候像是一种心理层面的扎根,普世性可以使人更深地扎根于自己所在的群体,合理性则使人更深地扎根于广泛的现象和事实。如果一个新信念,没什么人认同,非常特异,而又远离实际,那就很难使人真正稳定地认同新信念。需要说明的是,新信念稳固不一定是好事情,意象对话“不以平静为心理健康的标准”。

             新信念的语言表述,如果能够来源于当事人相关的文化、历史、民俗,出自当事人所知的典故、俗语、著名诗句、经句等,信念更替/转化通常会有更好的效果。比如一个大男子主义者和老婆吵架,信奉“大丈夫绝不向人低头”,我们可以劝慰他“俗话说好男不跟女斗”,“大丈夫能屈能伸”,这就比告诉他“其实有时候示弱也没关系”效果要好得多。语言表述的选择,要考虑到当事人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程度。比如一个基督教徒心怀仇恨,相信“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如果我们告诉他“宰相肚里能撑船”,他恐怕难以理解和接受,但如果我们告诉他,“神都说了,要爱你的敌人”,信念的更替就更容易达成。
      2021年周烁方意象对话初级班
      2021年周烁方意象对话初级班(点击了解课程详情

      4.4  信念的消解

             最彻底的信念变化,是信念的消解。信念消解并不是指对先前信念的否定,而是指一个信念本身的完全消失,对某事物不再有任何固化的认识。例如,一个女人相信“男人有钱就变坏”,后来经过心理成长,她发现“男人有钱也不一定变坏”,“并不是所有的男人有钱都变坏”,这只能算是信念的更替/转化。如果她进一步成长,那么她可能会发现“男人有钱”并非一件特异之事,她的心中不再对“男人有钱”这件事持有任何固定的认识或者态度,进而“男人有钱”这个概念也瓦解了,“有钱就是有钱,就是钱变多了”,她以后不会再想到“男人有钱”这回事了。

             当一个深层信念开始消解,最先涌现的可能是恐慌感。这一方面是因为:信念在人的心理世界往往起支撑和稳定作用,哪怕这个信念是消极的,其消解也意味着一个人内心的支撑与立足之地开始失去,就好比一座房子的承重柱开始坍塌,或者一个小岛开始地震。一个相信自己“绝对不可爱”的人,当遇到一个真正爱他的人时,心中的感受并非幸福,而是恐慌,因为如果他接受那人的爱,就意味着“我不可爱”的信念消解了,而他的整个人生观世界观都是建立在“我不可爱、世界冰冷”的信念基础之上的,这个信念的消解,意味着三观的破碎和心理世界的全面崩溃。


             另一方面,某些信念的形成原本就是为了回避、压抑、应对某种痛苦或者心理冲突。比如一个司机开车时意外撞死了人,没有其他人看见,他跑掉了。此后他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感到愧疚,于是他对自己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然后内心的愧疚感被压制了,良心也被这个信念掩盖了,他的痛苦和冲突减少了。但如果有一天,有人对他好,或者他想对别人好,这个信念就会开始消解,于是掩盖的良心就会重见天日,被压制的愧疚会重新涌现,他就不得不重新面对内心的痛苦与冲突。

             主动消解一个信念的技术,可以称之为拆解。拆解技术的核心要素是觉知和因果。为了拆解一个信念,我们不仅要清晰觉知到这个信念的内容,还要探索它的来龙去脉:这个信念在什么条件下、如何形成的?这个信念的存在使“我”压抑、回避、应对了什么?“我”的哪些心理内容是建构在这个信念的基础之上的?以上这一切如何构成了今天的我?这些深度的觉察和了解,是可以通过意象对话来进行的。在进行的过程中,一个信念在“有”或者“存在”的层面被看到了,随后又在“因缘和合”的层面被看到了,原来一个信念是由各种情景、条件、应对、感受、选择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如同一件毛衣,你首先看到这件毛衣,然后开始研究织成它的每一根毛线,研究这些毛线是以怎样的方式被编制在一起的。逐渐地,你眼中见不到毛衣了,你会见到许许多多的线,见到它们以特定方式巧妙地编制在一起,暂时地显现为一件所谓的毛衣。随后,这些线被一根一根地纵横抽走,抽出来的每一个线也被细分为无数更小的股,直至消失不见。毛衣消失了,心就自由了。

             信念消解后,人会变得更加自由与灵活,因为从此以后,人对这件事物不必再持有某种固定的认识了,每次见到它都如同初见,体验总是鲜活的。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开始有能力“如其所是”地认识事物。这是一种高度心理健康的状态。

             不过,信念的消解也会带来风险。当一个人的绝大多数信念都消解了,变得全然自由与灵活,人也可能会变得做事毫无原则,伤害他人而毫无心理负担,这样的人比一般意义上的坏人更加危险和可怕。因此人还是保留一些正性的信念比较好。


             意象对话设立了信、爱、知、行、生命力等基本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就是一些正性的信念,以此为支撑或立足之地,人就可以在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础之上,越来越灵活自由。不过,如果一个人真的成长到绝大多数信念已经消解的程度,信、爱、知、行也就不再是一种教条了,此时人可以清醒地、自主地选择自己相信什么。当一个人清晰自主地选择把信、爱、知、行作为自己的信念,这种“我选择相信”就更近似于发愿了。愿信、愿爱、愿知、愿行。

      05、小结


             信念是情结的一个侧面、一种体现。通过发现信念,可以发现情结。通过动摇和更替信念,可以实现情结的转化。通过消解信念,整个情结可以得到消解。基于信念看人心、看情结,可以看到一个独特的脉络。这种视角下的心理咨询或许可以称作“以信念为中心的心理咨询”。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愿对各位读者有所启发。


      作者:周烁方

      黄金级意象对话心理师周烁方老师

      意象对话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意象对话学部秘书长,黄金级意象对话心理师,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分析师候选人,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著有《世上没有懒孩子》,《水晶之路:意象对话心理师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能力指导教材——自我成长与状态提升》等。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周烁方老师2021年在深圳心海湾的课程:



      2021年3月 深圳心海湾第22届意象对话初级班(导师:周烁方)



      2021年10月 深圳心海湾|周烁方意象对话心理咨询实战技能提升工作坊




      上一篇:朱建军:意象对话技巧,镜头切换的面对技术

      下一篇:水晶级意象对话心理师王路骋|进行丰富又深入细致地情绪体验

      其他专家

      电话 短信  地图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