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谈谈婴幼儿的分离焦虑
2024-10-22
在6个月以前,婴儿的接纳度似乎比较高。他们不但对照料者 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偏好,而且面对任何喜欢对自己笑、喜欢跟自 己玩儿的人,他们都会感到高兴,也会以欢笑作为回报。当照料 者离开时,婴儿只会产生短暂的不安和焦虑,其他人若能及时安抚,比如,转移注意力、逗他玩儿,婴儿很快就能恢复好心情。
六七个月以后,这种情形将发生明显的变化。婴儿变得更有 “界限”,不但“认生”,还对“分离”十分敏感和焦虑。无论是短 暂的分离,还是长久的分离,照料者们都很难让孩子相信,不在眼前的东西并没有消失,仍然存在。
简单举例,对于只有六七个月大、还不满周岁的孩子来说, 我们很难让他们相信,妈妈只是到隔壁房间去了, 一会儿就出来;
爸爸只是上班去了,很快就会回家……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分离”充满了焦虑甚至恐惧。如果是陌生人去安抚,他们会更加
不安,乃至哭闹不止。
(一)短期分离
婴儿一旦与他人建立起一种关系,那么,即便是短短几分钟 的分离,也会让他备感焦虑。特别是母亲或其他的照料者离开婴
儿,婴儿一般都会尖叫、哭泣、不停地搜寻……
根据短期分离时间的长短,分为两个阶段,婴儿随之出现两种表现,这里以母亲离开为例。
1. 抗议和绝望
婴儿最初的反应是“抗议”。他们声嘶力竭地要求母亲回到身边。
如果母亲出差、生病、死亡,致使分离持续下去,婴儿就会 进入“绝望”阶段。这个阶段的反应非常剧烈,无异于成年人面 对亲人亡故的心情:悲伤、绝望、无助。当母亲返回或者有返回 的迹象时,婴儿很可能勃然大怒——此刻的愤怒源自绝望和无助。 他们会哭得非常愤怒,仿佛在说,“你怎么能离开我?!”“你怎么能扔下我不管?!”“你怎么能抛弃我?!”
当婴儿逐渐认识到,不在眼前的物体依然存在着,痛苦反而会加剧。因为他们知道——妈妈在某个地方,但不和我在一起。
2. 超脱
如果这样的分离持续了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孩子就会进入所谓“超脱”阶段。他们表面上似乎已经适应了分离,恢复了往日的正常生活,该吃就吃,该睡就睡,该玩儿就玩儿,然而,事实上他们已经在心里放弃了希望,不再奢求妈妈可以回到身边了。
因此,与其说是超脱,不如说是放弃。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友 好地对待周围每一个人,可是,他们不愿意跟这些人形成什么关 系。原因很简单——害怕再次失去。他们不想再去体验那种曾经“失去”妈妈的痛苦。
这个时候,如果妈妈回来了,重新出现在孩子的面前,孩子 会很难注意到妈妈的出现,即使注意到了,也会表现得几乎不认
识一样。
(二)长期分离
分居、离婚或死亡往往造成长期分离。由于某些原因,还有少数孩子被寄养在他人家中,或被永久性地领养。
一般情况下,孩子若与亲生父母长期分离,总是需要有人代 替父母来照料他们。这意味着将有人成为他们的“替代父母”,譬
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养父、养母、其他亲人或养育者。
心理学研究发现,成功的“替代父母”通常包含四个抚养要素:
1. 孩子从多大时开始被“替代父母”抚养;
2.“替代父母”进行照料的连续性;
3. 照料的质量;
4. 周围人的态度——如何看待造成替代性抚养的原因,如何看待是谁成了“替代父母”。
前面讲过,对于婴幼儿来说,照料的品质最重要!这句话也 适用于“替代父母”。生活中,我们认识许多由“替代父母”抚养
长大的人,而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是健康的、快乐的、优秀的。
在这里,我们还想从心理咨询的角度谈一下领养的问题。
领养几乎是一种终身的分离。但不同的领养情形,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第一种,孩子一出生就被送走。这等于母亲“堕胎”——精 神堕胎。孩子在内心深处感觉母亲要“除掉”自己,他被永远地 放弃了、送走了。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如果孩子(哪怕已经 成年)能够发自内心地“同意永远地被送走”,他就会将爱转向自己的养父母。虽然心里仍有痛苦,但是,爱会继续传递。
第二种,孩子被母亲养育了一段时间之后才被送走。这代表 母亲“必须送走”——孩子会觉得母亲“必须送走”自己,而非 要“除掉”自己。这种情况就比第一种要好一些。孩子与亲生母 亲之间仍然有联结,并未中断。如果对这样的孩子(哪怕已经成 年)进行心理咨询,就需要帮助孩子在内心深处告诉心目中的亲生母亲:“出于爱,我同意。”
唯有如此,才能化解积压在心底的失望和被抛弃感。很多 养子对于亲生父母是充满仇恨的,其实,仇恨只是一种表象。 仇恨=失望的爱。化解了失望,也就化解了仇恨,健康的爱方能继续流动。
既然短期分离和长期分离都是一种创伤,对于孩子的成长以及亲子关系都会产生消极影响,那么,如何应对分离就变得十分
重要了。
当家里不可避免地将要发生分离时,无论孩子是多大,父母 都尽可能地坦诚面对孩子,尤其要学会“共情”式的表达——把 您所体会到的孩子的感受,替他说出来。例如,“爸爸要去上班 了,宝宝舍不得爸爸走,是吧?”“妈妈知道,宝宝哭是因为宝宝思念妈妈,对吗…… ”
尽管这种“共情”式的表达并不能完全消解孩子内心的难过, 但是,您真诚的理解和反馈,却能够极大程度地缓解孩子的不舒 服。如果您坚持进行这种具有建设意义的表达(除了面对分离, 也用在孩子感觉不快的其他情境里),您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像您一样真诚、勇敢,懂得理解别人,懂得表达。深圳亲子关系心理咨询
摘自苑媛,张志强《做温暖的父母 ——理解孩子的心理语言》
上一个:中国心理学漫谈|对校园霸凌,勇敢说不
下一个:心理咨询专家:谈谈儿童认同父亲的心理需要
相关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