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在言语或肢体上充满敌意的人。
也许你根本没对他说什么过分的话,也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却招来对方强烈的情绪反弹乃至敌意攻击,比如恶狠狠的语气、鄙夷不屑的眼神、嘲讽谩骂,乃至推推搡搡和肢体暴力。
我们说这样的人有很强的“攻击性”。而事实上,出于自我防卫、情绪制约反应、消极对抗等种种原因,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攻击倾向。
远古时代始,人类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存活下来,和毒蛇猛兽战斗,也和同类之间争夺食物、配偶和财产,“攻击性”就作为一种生存本能代代相传,且和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联。
当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旺盛时,人会进入到一种警戒和准备战斗的兴奋状态,呼吸、心跳加快,血液流动加速,双眼瞳孔放大。
这种反应又被称为“战斗或逃跑”反应,因为它让你准备好采取快速行动,和令人恐惧的事物斗争或开溜。
对于原始人而言,这是应对外界危险的非常重要的生理防御机制。
除肾上腺素外,促进男性性征出现、维持性欲和生殖功能的雄性激素同样具有攻击性的色彩。——男性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远高于女性,这也是为什么男性的攻击倾向较女性强很多的原因。
可以说,如果没有雄性激素给男性带来竞争、好斗、征服欲、控制欲和占有欲,如果不能获得交配权,早期人类繁衍后代的功能就无以完成。
然而,当生命轮回至这个史无前例的文明时代,我们发现,“攻击性”依然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到国族之间的流血战争、暴力犯罪,小到日常人际的冲突摩擦,人类的攻击倾向已不仅仅局限于生理性的自我保护和生殖繁衍功能,而是具有了更加复杂的心理色彩和社会文化意涵。
今天,网络论坛、社交网站、微博等流行于世,大大增加了人际互动的频率,网络中普遍存在的攻击性也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些给生活造成强大破坏的“攻击性”是如何产生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早期家庭教育中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往往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在自我受到限制时容易产生攻击倾向;
在专制型的家庭里遭到长期打骂和压抑的孩子,郁结于心的痛苦和不满一旦宣泄出来,也往往会选择激烈的攻击行为。
此外,青春期对于男性角色的过度认同,以冲动、好斗作为自卑心理的补偿,以及自尊心、欲望受挫等也是导致攻击行为的重要心理原因。
文章转自心探索网站http://www.xintans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