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苑媛:胎儿期的心理体验
简介
胎儿通过脐帶和子宫环境感受到母亲的喜、怒、哀、惧,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母亲的情绪状态不同,血液中各种激素的水平会随之发生變 化,流经胎兒的血液把这些信息传递给胎兒,于是,胎兒感受到 母亲的感受。因此,所谓“共生”不仅指母子共体,还指相互感受着彼此。
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这种共生状态从胎内一直延续到出生 后4个月。难怪母亲们常常反映,明明自己已经睡着了,却能突然 感应到睡在婴儿床上的孩子,知道他是饿了、尿了、醒了,还是不舒服了,等等。
母亲安乐祥和,在心态上接纳胎兒,愿意付出爱,胎内环境便是舒适的,胎儿由此感受到安乐祥和,会“安静地”“快乐地”
发育生长,即使在子宫里伸胳膊踢腿,母亲也不会感觉不舒服。
如果母亲经常抑郁,内心充满无助感,胎儿感受到母亲的抑 郁、无助,他会受此影响,可能放慢生长速度,可能出生后很爱哭,也可能长大后比较敏感。
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总生气,时常跟家里人吵架、摔东西, 羊水就会晃动得比较激烈,变得不够清洁,胎儿便感觉不舒服, 非常有限的听觉让他听到外面有一种模模糊糊的、很难听的声音。 长大以后还可能经常被这类“噩梦”吓醒:梦见自己独自待在一个黑乎乎的房子里,外面不断传来鬼的可怕叫声。或是梦见地动 山摇,自己无处可逃。这些可怕的画面与早期的胎内感受极为相似,或者说,这些相似的情境描绘并传达着他们的胎内感受:摇 晃的、刺耳的、混浊的、难受的、不安全的。每当电影、电视出 现类似的画面时,哪怕只是新闻报道,他们也会格外敏感,内心恐惧。只因“触景生情”——相似的情境触发相似的感受。
胎儿期的心理体验是一种情绪上的感受。当然,胎儿并不知 道这些感受叫什么,大脑也没有发育到可以用语言或者形象去描 述的程度,但是,这种模糊的情绪记忆却清晰地留存在大脑里。
如果不接受深度的心理咨询,这种内隐记忆将伴随一生。
因而,他们需要通过潜意识的语言——梦——来不断地释放 早期感受,以确保自己清醒时平安度日。随着大脑的发育,他们 可以将这些感受转化成画面和意象。随着大脑的成熟,又可以将这些信息用语言或某种符号描述出来,或说、或写、或画……至此,心理学家依据他们所描述的画面和意象的象征意义,解读出 深藏其中的情绪感受,然后,陪伴和引导他们带着自知去释放这 些压抑多年的消极感受,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将这些消极能量转化 为积极的生命能量。这是一个针对早期感受进行还原、释放并转
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具有心理咨询意义,又具有心灵成长意义。
胎儿期的心理体验不仅是一种情绪上的感受,还能够引发胎儿最早期的“选择”。
也许您会质疑, 一个尚未出生的孩子,甚至未成人形的胎儿, 怎么可能有什么“选择”?是的,到目前为止,我们无法用标准 的科学实验向大家证明胎儿也有自由意志,胎儿可以进行某种选 择。然而,太多的临床案例和咨询师的深度体验不断地显现出来: 这件事确实存在。作为一线的心理学工作者,我们也愿意相信这一点。
胎儿期的心理体验致使胎儿做出的最原初、最重要的一个选择是——“是否活下来”。
当母亲真诚地接纳怀孕这件事、营造出健康温馨的胎内环境 时,胎儿一般都会选择“活下来”。当母亲的生理条件不够健康、 但真心想要孩子时,如果意愿足够强烈,很多胎儿都会遵循母亲 的意愿而选择“活下来”。当然,不排除通过医学保胎而挽留住
胎儿的情况。
倘若母亲不喜欢怀孕、不接纳孩子的到来,有的胎儿会顺从地选择“离去”,出现流产的征兆。而有的胎儿仿佛更有个性,更有生存的欲望,他们愿意忍受痛苦,坚强地“活下来”,致使故事 的结局发生变化:第一种情况,任凭母亲千方百计地折腾,又蹦 又跳,用手猛捶自己的肚子,抽烟喝酒熬夜,却都没有“赶走” 孩子——孩子留住了自己的命;第二种情况,母亲原本准备实施 流产手术,甚至已经来到医院,突然感应到孩子不想走,便下定决心生下这个孩子——孩子迫使母亲保住了自己的命。
以上两种情况活下来的孩子,在后天的性格发展中,往往呈 现不同的特点:前者与母亲的关系容易两极化,要么非常顺从、 讨好母亲,仿佛害怕母亲再想出什么狠招赶走自己,要么非常折腾母亲,处处跟母亲对着干,好似在“报复”母亲;后者则十分
感恩或坚韧,并且能够促使母亲变得越来越坚强和独立。深圳亲子关系心理咨询
在这里,我们还是要提醒各位读者,请勿简单地反推!
请不要武断地认为,凡是流产,必定是母亲不喜欢怀孕、不 想要这个孩子,更不要批评她们。因为即使如此,她们也是由于心里有自己的“苦”,甚至她们自己都不知道“苦”从何来。深圳个人成长咨询
胎儿期的心理体验不但引发胎儿做出是否“活下来”的抉择,还影响胎儿的生存策略、早期的人生态度、基本的人格特质等。
以母亲的性别期待为例。著名心理学家朱建军教授提出,当 母亲期待生男孩儿,胎儿却逐渐发育成女孩儿时,胎儿通常有如 下选择,这些早期的人生态度会对出生后的人格发展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假设用语言来表述,可以是:
(1)“你不喜欢女孩儿,我偏要做一个女孩儿。”
(2)“你不喜欢女孩儿,我就做一个像男孩儿一样的女孩儿。”
(3)“你不喜欢女孩儿,我就证明女孩儿才是更好的。”
(4)“你不喜欢女孩儿,但我会对你好,让你感动。”
转自苑媛,张志强《做温暖的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语言》
上一篇:心理专家朱建军:我是什么样的人?
下一篇:心理专家苑媛:母亲与胎儿的互动
其他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