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 返回
  • 首页
  • 导航
  • 首页 > 心理文章 > 心理科普

    心理学教授朱建军:什么是中文感受词和情绪词,以及中国人的情绪

    2025-02-07

    心理学教授朱建军:什么是中文感受词和情绪词,以及中国人的情绪

    中文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人的情绪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什 么是本书中所研究的中文感受词和情绪词,以及中国人的情绪呢?


    本书大体是这样界定的。


    那些古今基本通用的、意义基本一致且变化不大的,而且所指称的 情绪也是中国人古今都有的词,必然属于中文感受词和情绪词。


    那些古代曾用但现在基本不用的,而且现代中国人很难理解其所指 的情绪的词,倾向于不算作中文感受词和情绪词了。不过,如果人们在 经典著作中还是能看到,就可以考虑选入,以便大家在阅读经典时能更 好地理解。


    还有很多的感受词和情绪词属于另一种情况。近代,在人们打开国 门接触西方社会后,西方社会文化对人们产生了影响。在英语、德语、法语等西方语言中,有很多用来表达西方情绪的词汇。这些词汇本来不 是中文的一部分,但是因受学习西方潮流的影响,近代中国人通过翻译 西方文学或社会科学作品而创造了很多表达这些西方情绪的词汇。


    甚至可以说,现代汉语中的感受词和情绪词,有很多从英语等西方 语言中的词汇发源、用汉字来表达某个英语等西方语词意义的词汇。例 如,中文中本没有“浪漫”一词,也没有相应的情感,是西方文学让中国 人知道了有这样一种情感,并创造了这个词。又如,中文也本没有“幽  默”一词,之前存在的“滑稽”“谑”等也与之不一致,中国人便从西方引  入了这个词汇和这种情感。


    即使是现代中国人很常用的一些感受词和情绪词,也多是来源于西 方。例如,“快乐”其实就是以“happy”为本所创造的一个中文新词。而  在中国古代,有“快意”这种情绪,也有“乐” ,但是并没有“快乐”这个词。


    这些词大多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所创,导致中国人的情绪逐渐西方 化。本书也会收纳这些情绪(人的层级的那种情绪也可称为“情感”)词 中的常用词。毕竟,我们要尊重现实——现代中国人常用这些词,也确 实感受到了这样的情绪。


    然而,毕竟这些词是根据西方语言创造的,而且情绪也是西方化的,因此在中国人被西方化之后,所感觉到的情绪也并不会和西方人所 感受到的情绪完全一致。中国人现在说到“浪漫”时,所感觉到的心情也 和外国人的有区别:外国人的浪漫可能会更戏剧化,允许出现一些危险 刺激感;中国人的浪漫则更多强调用鲜花、蜡烛等要素营造氛围,给人 带来一种喜悦感。


    朱建军情绪词典


    有些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感受词和情绪词,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可以 精确地与之对应的词汇。这些感受或情绪是中国人独有的或在中国文化 中常见的,而在西方文化中则可能很少出现。例如,“委屈”“愁”“怀”等,都是很中国化的感受。又如,“恻隐之心”是中国文化中 很重要的情感,但是在其他文化中却不常见——在当今西方心理学中就 没有“恻隐”这个情绪词。再如,“随喜”是一个人对别人做的好事情感到 的喜悦,是一种超越了以自我为中心而以他人为中心的情感,这在西方 文化中也没有对应的词汇。本书对这些中国特有或常见的情绪词给出了 解释,但也有一些情绪词并没有被收入本书中——并不是因为它们不重 要,而是我对它们的研究和理解还不够深入。如果可能,我会在下一版更多地放入这些中国特有的情绪词和感受词。深圳心理咨询


    通过对这些感受词和情绪词的分析,我希望能让心理咨询工作者、 文学工作者、教师和年轻的父母,都能更精确地了解感受词和情绪词的 词义,更准确地使用感受词和情绪词。尤其是对于年轻的父母而言,这 样做有助于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 获得更幸福的人生。


    摘自z朱建军《情绪词典》


    上一个:心理学教授朱建军:感受词和情绪词对人的意义

    下一个:心理学教授朱建军谈情绪:抑郁

    相关展示

    电话 短信  地图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