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 返回
  • 首页
  • 导航
  • 首页 > 意象对话文集

    关于觉察

      简介

      说明:文章是前几年的,发在“柿子味道”上面,转来后,两次发现排版中有文字丢失,于是再重新发一下原来的版本,没有细致编辑,抱歉。
       
       
       
      前段时间微信推出了一个新功能,每个微信号每年有一次修改名字的机会。第一次用微信是在刚接触心理成长的时候,第一个名字中感觉蕴含了自己很多的梦想,几年后,逐渐发现这个名字背后所连带的心理意义以及心理环境,已经时过境迁,于是一直想改个新名字,一直未能如愿,如今有了这个功能后,就欣喜地改成了现在的名字juexing。
       
       
       
      改完之后,按下回车键,突然有种哑然失笑的感觉,这几个字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觉醒,觉性,觉行,还是倔性,倔行?略微感觉了一下,更多是希冀对自己内在的性与行的觉吧。当然,没有觉的话,就一直倔下去。
       
       
       
       
       
      回想自己写下这几个字母的时候,有种想当然的要高大上地创造某种超然境界的感觉,似乎被这样几个字母标定了之后,就会身价倍增。
       
       
       
       
       

      真正慢下来细细体会这几个字母背后的动力和含义的时候,才觉得这改名字的过程和自己的习性有很大的相关。

       

      好在,这个马后炮来的不是特别晚。
       
       
       
      于我个人而言,成长过程中受益于觉察的地方很多,可以说,成长的进步就是觉察不断深入和细致的过程。
       
       
       
      对于觉察,很多人有自己的理解,我更习惯把觉察比作,一束光,照射到镜面上,并被反射出去的过程,或者说镜子感到光这个动作本身。
       
       
       
      当光从发光体到镜子,和镜子接触发生的时候,就是觉开始的时刻,就是觉在的时刻。
       
       
       
      当镜子把光“吸收”和感应后,在镜面反射出去,发散出去,改变了光的方向强度等性质的过程,就是察在的时刻。
       
       
       
      所以,如果把觉察细化的话,其实是两个过程,一个是接触(广义)和发生的过程,接触和发生本身就是觉,一个是感应后反馈的过程,这个过程经常是有一定的主体性的。
       
       
       
      也许觉察的极致是空性的纯一,对世事的“大觉”。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臆测而已,俗世中人还是说点人话为好。
       
       
       
      如何能像镜子一样最早感受到光呢?就是不断去感觉最早内在或者外在刺激带给自己的最早感觉,也就是锻炼自己心的敏感度和通透度,对此,古人有个很好也很美的句子:一叶落,而天下知秋。以及素朴的老农穿梭于田埂间时充耳的植物拔节的咔嚓声。这种发端于极为细小的,难以捕捉的,转瞬即逝的内容被关注到,被感觉器官(眼睛或耳朵等)就是最基本和简单的觉。当然,需要很好的专注力精度和专注的广度。
       
       
       
      很多心法的修炼,或者现代心理学对于觉察的训练,更多会关注于专注力的提升,专注力的提升有助于提升觉察的广度和精度。
       
       
      所以,很多咨询师被比作为稳定的镜子,咨询师的自我提升为喻为擦镜子。其实就是不断提升对于来访者、咨询师自身以及整个咨询情境的觉察度。
       
       
      觉察有不同的层次、广度、精度,我简单说一下我个人在成长中比较关注的几个地方。
       
       
      觉察的层次。这里的层次说的是对个体心理或者心理模式的影响程度大小的角度,比如,如果所谓的自我,心,是所有觉察的同心圆的圆心的话,觉擦情绪、觉察情结、觉察核心情结,觉察集体情结(原型或者类似的心理概念),乃至觉擦宇宙天地万物,就是越来越大的同心圆。当觉察的层次变了,经常会连同视角、感受和内容就会发生变化,所谓的“真实”或者“客观”或者“实在”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会呈现不同的心的样貌。
       
       
      意象对话初级班的内容,更侧重于对于情绪的了解和觉察,试图了解情绪,而不被情绪所奴役,在这个维度,可以逐渐知道心是如何运用情绪,又如何被情绪所拥有的逐渐流变。到了中级班,就会涉及到这几个同心圆的维度,当然,功夫得自己下。此中有真意,不囿千万言。
       
       
      我所了解的,中国传统的道家,对于宇宙天地万物的观照和觉察是传统心理文化中最多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王羲之与坐隆中知天下的孔明,都是深受其影响的名人。觉察,是修心必须要做的功课。
       
       
      觉察的广度。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种明与智就是觉察广度的体现(造字上,也有很多的意蕴,略作提示),类似的话还有中国儒家所提倡的,推己及人(不过相关是心理内容的演化,也非常复杂)。
       
       
      就是说,我门不但要对自己进行觉察,还可以对周围的人、物、事、境进行觉察,不过在心理维度上,更提倡心里觉察,觉自己的心理,觉察自己的内心戏,看自己内心是如何认同于那些难于改变的“本色出演”。
       
       
      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或者解决矛盾冲突的时候,我个人更倾向注重自己内心的起心动念对自己和外界的影响,所以把觉察收回到自身就十分重要和必要,很多年前我到过苏州,在西园寺佛学研究所的角门上看到过几个大字,至今赫然在目:莫向外求。
       
       
      从接触刺激到感应,到感受,到认知,到行为,到形成惯性模式(或者叫强迫性重复)到对自己和周围人物事境的解读,一整套的心理(过程)机制里面蕴含了太多心理反应和变化的细节,瞬息万变,只有像拉伸黄金丝线般的耐力和持久,才会更容易知道,到底如何发生了什么。比如情绪,情绪可以分层,情绪有原发和继发,情绪有不同的子人格归属,情绪有强度区分,情绪有单纯和混合,情绪有持久或短瞬……,以及作为环境或者周围人的客体,他(她)也有一套类似的机制同样运行,从接触到心理刺激到做出反应和形成认知,就像一个硕大的精密仪器,觉察就是就是熟悉每个元件。觉察的意义,也会在当你觉察到的当刻,开始显现。
       
       
      当对自己的觉察逐渐有了经验和能力后,就可以将范围逐渐扩大,以观照之心,觉察所有。
       
       
      觉察的精度。精度的达成既是最容易的,也是最困难的。说容易,是因为操作简单;说困难,是因为难于坚持。
       
       
      有位同修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最有成就的人,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是一定是能留下来的。这话是在是强调坚持的重要性,这位同修带领的团队经过多年的经营,终于硕果颇丰。
       
       
      在觉察的精度上,佛家有句话叫“念念相续,无有断绝”。既然念无断绝,那觉就无有断绝。
       
       
      学习意象对话,会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话,嗯,再看看,再看看,那就再看看……再看看就是再觉察,再体验,再用功,再体会,就像铁杵魔针,缝麻袋的叫针,绣花的也叫针。粗细迥异。
       
       
      除去这些实际觉察,还有一种是名义觉察,也就是一种披着觉察外衣,实则是不断执取。佛家讲,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觉察是需要的,但是觉察不是时刻高举大旗,振臂呐喊,要清晰这个“要”,“去”,“做”的劲儿。
       
       
      还有一种觉察,是对觉察本身的觉察,从心的角度来说,觉察是心的一种功能,自由的,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落入某个人格状态,或者子人格状态,但是随着觉察的不断升起,这种觉察就更少的消耗心理能量和更少地被某个子人格所占据,如果有,那就继续觉察吧。深圳心理咨询
       
       
      转自公众号:柿子味道

      上一篇:胎内情结体验与出生

      下一篇:心理层面的出生带给现实生活的影响

      其他专家

      电话 短信  地图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