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爷爷的故事——“故事的发现与改写”工作坊随笔
简介
我内在有一个男性的背影,大约55岁,着一套旧的毛料西装,看得出往日的精良、曾经的风光。他微勾着背,西装松垮地挂在身上,曾经高大魁伟,而今颓萎飘零,有缕缕轻烟在男人面前缭绕,他走得很慢,抽着烟。
当我第一次在意象中看到他,就知道他来自于爷爷,我称呼他“福根”。
我是十岁那年第一次见到爷爷,在这之前,爷爷只在照片中。他是送我新奇礼物的圣诞老人,是给五岁的我写信的远方佳音......爷爷离家30年后回国,我第一个看到他,远远指着那个身影对家人说“那是爷爷!”。爷爷回来了,大开宴席,款待亲朋,在家族激起一波波热浪,辐射到远亲旧友。每到寒暑假,他是小辈们的导游,一拨拨带出去见世面。记得14岁那年,爷爷带我们去蹦的,当众夸了我,我第一次对自己感到好奇“噢!原来我会跳舞,以前咋就不会呢?”
爷爷一生风流倜傥,桀骜不驯,晚年就落魄了。他是独自一人在火车上倒下的,被路人送到广州一家医院。我和姑妈去看他,他侧躺着,身上插了很多管子,我看到他背上的褥疮......他看了看我,眼神平静。当天夜里我梦到爷爷抚摸我的脸,凌晨时分爷爷走了。他来了,我第一个认出他;他走了,在梦中与我别过。从此以后,爷爷在我心里,以最让我心疼的背影的样子存在着。
当我在现实中遇到挫折、压力而感到弱小无力时,就会下沉、下沉.....与那个背影在一起,沉溺在独属于我的、内心深处的陪伴。在这个当下,是没有时间感的。当我恍过神来,掂一掂大段流逝的时间,我焦虑、自责,想要改变这个状态,但是那股要与福根在一起的“劲儿”是那么粘着,我一次次看着自己略作挣扎、然后自动落体沉下去。我在小组做过1、2次体验,自已也体验过几次,感受到福根身上那股深灰色的、往下坠的颓感。但我几乎在体验结束的瞬间依旧在原来的地方看到他。这么下去,后半生时间也沉进去了。本能的求生欲驱动着我来到“故事的发现与改写工作坊”,我和福根的故事能改吗?
开课前,我已准备好如何在10分钟内讲完这个故事。说了不到1分钟,老师问了一句:“你是不是真想改?”我疑惑地看着老师,心里嘀咕我还没讲完你不清楚我和爷爷之间的故事你怎么帮我改呢?老师又问了一句“你真的想改吗?”这一次,我听见了。是呵,我真的想改吗?我听到自己说“不舍得”,眼就酸了......擦了擦泪,我朝着老师的方向深深地点点头。
老师让我说我的意象,我描述福根的背影......两边待拆迁的老房子....象电影中的一个画面。老师回应道,福根不是子人格,只是用于应对的一个画面。 咦?福根怎么不是子人格?这么些年我一直把他当作我的子人格,怎么能不是呢?!同时,感到内在有一个晃动,是呵,我每次看到的画面都是同样的背影,是不是真的只是一幅画面?......
就在我疑惑的时候,老师引导我把这幅“画面”挪开试试。当这幅画移出的霎那,心被撕开般的,痛彻心扉。眼前一片黑!这么多年,这个画面一直陪着我,它不在,我的世界是空的!接着,我感受到胸口憋闷,象置身在一个逼仄的空间里。贴着这个感觉,看到一个黑暗的小屋,是父母下放农村时住的草房。一个7-8个月的小女孩时而在床上爬来爬去,时而呆楞楞坐着茫然地环顾四周。老师问屋子有没有窗户,我看到床脚墙上有一个小窗户,很高,小女孩够不着;老师问屋子外面有什么,我看到远处有一片小树林,近处是一条浅浅的河流、错落的沙地。小女孩看着外面亮堂的世界,有些好奇、欣喜。这会儿,我的个案时间到了。老师最后交待,可以继续这里看看外面,如果不想呆,也可以回去。我感到内在空间漾开似的,时空座标上划拉出一条长长的弧。
课程结束后,连着两天有些恍惚,出门落东西,开车走错道。这种感觉象是一个基地被拆了,腾起滚滚烟雾,人有点迷迷蒙蒙的。过了几天能量稳了些,发现自己做事的专注力增加了。就写稿这件事儿说,以前大多写“豆腐干”之类的,写稍长点儿的文章就费劲,因为神是涣散的,所以文字也是碎片化的,现在可以写稍长点儿的稿。
有时,我还想看看福根,试过再沉下去,发现自己沉不下去了,远远往内心深处探了探,福根不在那儿。
就写到这吧,看远处,海浪轻柔地拍打着沙滩,有不知名的鸟飞过......
作者:

吴小蓉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心海湾心理咨询师
准珍珠意象对话心理师
心理咨询时长2000+小时
带领小组时长500+小时
微信:sharonwu1114
上一篇:意象对话学员分享:一次与死神有关意象的体验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其他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