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 返回
  • 首页
  • 导航
  • 首页 > 意象对话文集

    在成长小组中猛然惊醒——那个25岁却尚未出生的自己

      简介

      在我研究生在读的三年里,心理成长小组的活动除了寒暑假几乎从未间断,人数最少的时候只有两人参加,其中有我。我作为小组的发起者,三年里大约有两三次请假,其他时候全部到场。现在看来,这样持续的小组活动给我的心理成长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时常觉察自己的情绪感受,遭遇冲突和挫折首先返回来看自己,闲暇时通过意象对话了解自己……虽然在最初的几年里经常做不到,但这些原则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心里,甚至潜意识里,它们也成为了迄今为止我心底里最重要的财富。
       
      觉察自己、了解自己的困难在于“情结”,或者说未解的心结,一旦碰触到就会失控,情绪爆发,失去觉察力。刚开始心理成长的人,通常情结很多,动不动就碰到自己的“泪点”“痛点”“怒点”,然后丧失了觉察力,好在事后还可以通过回忆来觉察。随着一个个情结的逐步化解、修通,各种容易爆发的“点”越来越少,人就更容易保持觉察,心理稳定性更强,内心也变得更通透。小组活动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意象对话、绘画等形式觉察到自己内在有哪些情结,然后尝试面对情结,进而化解情结。在开始的阶段,我对自己了解很少,以为自己没什么心理问题,只是知道自己在恋爱方面有一些创伤和困扰。随着小组活动的进行,我越来越多地发现了自己身上的一些问题。
       
      比如对于平时是否和父母联系很矛盾,比如玩电脑游戏时会有一种想要一直沉溺其中的感觉,比如和异性建立关系时总是试图帮助、教导对方,比如喜欢通过建立权威感来让别人关注我,比如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内心很孤独……我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心理“异常”,对这些情结有了零碎的了解,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也不明白这些问题彼此之间有何联系,我又应该如何来解决。
       
      然而意象对话的态度,就是不断地觉察,不断地面对,没有止境。我在蔡师兄的带领下,磕磕绊绊地这样做着,直到量变开始产生质变。所谓的“质变”开始于我的一幅画。
       
      这幅画源于一段时间的自我觉察。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的内心是很封闭的,不对任何人敞开,甚至于心里也根本没有别人。使用意象对话来呈现这种感受,意象里我在一个很封闭的房间里,旁边隐约有个人,好像是母亲,可是仔细看的时候,这个母亲长着类似鳄鱼或者恐龙的头。屋里有个孩子,孩子在扒着一个很小的窗户向外看,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和一些行人。我把这个意象画了下来,没事就看一看,觉得它和我内心深处的什么东西很有关。
       
      最开始,我把画中的那个小长方块当作窗户,可看得时间长了,越来越觉得它不像是窗户,但它是什么又说不清。有一天我在玩电脑游戏,非常投入,非常沉迷。得益于平实小组的学习,我的觉察能力在此刻升起,我意识到了自己正沉溺于游戏中,完全不想做任何事情,只想沉浸在里面,把注意力都放在游戏中的虚拟世界里。这时候,我又看到了放在旁边的这幅画,头“嗡”地一声,整个人被吓坏了。同样的一幅画,这一次我却看到:
       
      是那个孩子举了一个游戏机的屏幕在认真地观看,里面都不是真人,而是游戏中的人物。原本以为的窗户没有了,这里没有窗户,也没有门,没有任何的透气孔,这是一个完全密闭的空间!而那恐龙妈妈也不像是真实的人了,唯有这个孩子,在我眼中唯有他活着,一个人活在这个密闭的、与世隔绝的空间里。强烈的窒息感向我袭来。我再次回到意象中,看到一个孩子身处在一个巨大的金属蛋里面。四周的壁光滑而结实,完全密闭,看不到外面是什么,也没有办法出去。他已经有些缺氧了,但因为整个蛋里的空间比较大,暂时还没有危及生命,而我却看不到任何转机……
       
      这次意象对话体验之后,我对“自我封闭”状态有了更深的体会。大多数时候,我和他人看似和谐的交流,只是一种非常表面的敷衍——我越来越深地有此体会。我发现,我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总是在扮演某个角色,比如一个倾听者或者帮助者,做这个角色该做的事——耐心听、表示同情、提供建议、帮助分析。而这个角色并不是我,它就像我外面的一层壳,所以那些肤浅的交流从没有进入过我的内心世界。而当我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我的脑子里总是充满了预设,我这么说,他/ 她会怎么回应?要么赞同,要么反对,肯定是这样。如果他赞同,我就这样这样;如果他反对,我也早就准备好了那样那样的应对。我发现我听不到自己所预设的可能性以外的信息。表面看起来我在和人交流,实际上完全是自己和自己玩,和自己内在一套预设好的程序玩,就像那些电脑游戏,设计得大同小异,游戏中的人物看似各有不同,可他们会说什么早就设计好了,无非是多了几个选项来增加丰富感;可归根结底,他们都不是真正的人,而是NPC(Non-Player-Controlled Character,非玩家操控的角色)。而我,许多年来,都活在这个自己的无意识所设计的游戏中,从来都没有别人,只有我自己,和我内在的程序。
       
      写到这里,脑海中浮现出电影《黑客帝国》的画面,男主角发现自己竟然一直活在电脑程序设计的虚拟世界里;他震惊之余还在犹豫是否要出去,从这个看起来安全的虚拟世界,去到外部危险而真实的世界中。这部电影的英文名是Matrix,有趣的是,Matrix 有两个看起来截然不同的含义,一个是数学意义上的“模型”或“矩阵”,而另一个则是生物学里的“母体”或“子宫”。这也是为什么,我对于这幅画的理解会有着如此巨大的前后差异。
       
      在刚画出来的时候,我把游戏机(虚拟的世界)当成是窗户(可以看到真实世界的通道),把游戏机里的人物(我个人内心的各个侧面)当成是外界真实的他人。我在金属蛋(心理上的子宫)里无事可做,专心地玩着游戏,以为这就是真实世界的样子。
       
      可是随着心理成长,随着觉察力的提高,我逐渐地意识到了不对劲(觉得不像窗户)。直到有一天发现,原来我以为真实的世界和他人,不过是我内心的一套程序。于是“窗户”变成了“游戏机”,或者说现出了原形。这时候,一个巨大的事实摆在我的面前——心理层面上,我尚未出生,我还只是一个子宫中的胎儿,从未见过外面的真实的世界,之前我所认识的一切都不过是自己内心其他部分的投射。Matrix 里的尼奥很幸运,有人主动找到他,带他看到事实,引领他走出幻境,而我,只能靠我自己。
       
       

      作者简介

      周烁方

       

      水晶级意象对话心理师
      常驻北京 
       
      心理学硕士
      意象对话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负责咨询、培训与宣传)
      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
      意象对话学部秘书长
      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分析师候选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曾任:
      中国精神分析心理联盟创始人
      北京明福欲德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北京丰盛意象企业心理服务中心主任
      CCTV-12《心理访谈》栏目特邀心理专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你才有病呢》栏目特约心理专家
      山西经济广播电台
      《道梦空间》栏目心理专家 
       
      著作:
      译著《世上没有懒孩子》
      (人民大学出版社)
      合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能力
      指导教材——
      自我成长与状态提升》。
       
       
      以上内容摘自最新出版的心理学著作《水晶之路》

      从2018年4月,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故事集《水晶之路》出版了。

      文章转自意象对话微信公众号,截选自《水晶之路》

       

      上一篇:福利 | 意象对话初级班后续学习与成长建议

      下一篇:意象对话疗法中的四德: 信爱知行

      其他专家

      电话 短信  地图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