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 返回
  • 首页
  • 导航
  • 首页 > 意象对话文集

    魔法师原型(02)打造个体的内心世界

      简介

      在目光熄灭处,我必睁开心目;若就此落入永夜,我愿以心光将其映亮——这就是魔法师的精神。

                                                                    ——笔者按

       

      荣格认为,原型是心灵在人类这一范畴(也即人格)的基本架构。形象些讲,在人的视角之上,原型就是庙堂当中,主宰这个世界的神明。神身在永恒与无限当中,亘古不变。因而,荣格将原型称之为“客观的精神”。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一个“客观的现实”的世界。这是客体的世界,是可朽与有限的万物存在并生活着的时空。

       

      在集体之中,活成一个个体,就是个体化的使命所在。因而有意思的是,这一由意象所构筑而成的“心理现实”,其既不在原型的领域之内,亦不在客体的范畴之列,而是一个独立存在于心灵中的第三时空。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心理现实的世界又同时兼具着并且囊括进了原型与客体(客观的精神与客观的现实)这二者的内容。从时间上来说,人生必有终结之时。但不无美妙的是,人活一世,却能亲身经验数不清的永恒时刻并将其铭记在心。而从空间上再看,人身虽有局限,但人心之中既有万物也有神明,更富于趣味的是,我们自己亦能化身意象,入心入梦,和万物同存,与日月同辉、江河同流……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人的内心世界,于心理现实当中必然要得到体现的,是集体的人类直至每个人的意志与意愿。且看那客观的精神,原本无形无相的原型乃至神明,因着人——从人类、民族、国家、家族直至每一个人,从此被赋予了“人格”——人的样子以及人的性情,甚至还有与人之间的诸多故事与趣谈。而作为客体的万物,不但被人所学习,也被人所驯化;为人所赋予存在的意义,被人所分门别类,甚至也因着人类的意愿被定夺存亡与否。

       

      上溯这一切的缘由,我们看到了作为人——每一个个体的人乃至集体之人的用心、意志、愿望,还有欲壑难填的妄念,以及凌驾万物的野心。当然,去往个体生命的最核心处,我们亦能在其中看到的是,投身现世的“种子”,所望所求皆为达成心愿。

       

      这就是魔法师原型以意象所构筑起来的每一个人的内心——心理现实的世界。在“个体的空间”之内,自始至终延续着的是“个体的时间”,而与此同时,囊括并寓于其中的,则是个体的意志与意愿。

       

       

      目光的断层:个体心理空间的由来

       

      我们曾在巫原型的第二阶段——觋的部分提到过,随着视觉生理功能的完善,婴儿在长到大致6个月时,可以分辨出不同的客体。而最初从妈妈这里分化出去的爸爸,犹如一位向导,将婴儿的目光带向了万物。

       

      进而,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6-9个月),视觉已然尽数替代了原始的感觉、感受途径,成为认知的主要功能。无论是外在客体,还是周身的环境,也都越发生动而具象起来。也正如处在这一时期的人类,以初生的意识,在“能婴儿乎”的目光当中,借由天地万物示现着内在无形的种种存在。

       

      “看到”令无形的原型,从此被安放在了有形的客体处。接下来,更为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在看着客体的同时,从后者的双眸里,竟同时映出了婴儿的样子——就在这个时刻,镜映发生了。这样的“对视”无疑是令人着迷的。我们会看到,哪怕是在吃奶时,这一阶段的婴儿也常常会出神地注视着妈妈(的眼睛)。在吮吸乳头并获得满足的同时,婴儿享受着四目相对中,那如此深邃的对望。这就像是那个经典的镜子游戏——当两面镜子对着摆放时,站在镜前的人,会看到镜像中被映出的无数面镜子以及无数个自己。不夸张地说,正是在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无限绵延中,觋时代的精神被推向了极致。和上一个时期的“共生”不同,此时的人带着那份质朴的自然情怀,与万物在精神层面上是“共融”的。我们将万物看在眼中,亦被万物看在眼中——也因此,哪怕作为一个被西方学者经常挂在笔尖的所谓“文明的现代人”,虽然在岁月上相隔甚远,而一旦触及上古时代的人心、人性乃至思想,总会令人在当中切身感受到的是,万物之间亘古不变的深情。

       

      然而,人格的发展不会允许太久的停留。新生事物的诞生,往往也意味着旧有一切的消亡。这一次,当上帝原型再度降临在父亲身上时,我们看到的却是,这位原始的父神,如今以强大的闯入者的身份,似劈开混沌一般,断然终结了婴儿与母亲之间绵延无尽的牵连。这意味着由目光在心理层面所结下的脐带再一次被斩断——原始的家园也在摧枯拉朽中就此陨落。

       

      有人说,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留下一扇窗。但遗憾的是,上帝从来都不是仁慈的,至少原始的上帝从未对旧有的事物留有半点心慈手软。目光崩解的瞬间,我们便落入了无尽的永夜当中。

       

      黑暗、死寂、虚无、空洞、废墟……似乎没有什么能抓得住的形容可以令人确知此处,也没有任何一种所谓情绪情感体验能够真正描绘出置身其中的感受,无论是孤独、恐惧、空虚,还是深深的悲伤与绝望……我们唯一知晓的是,自己被抛弃了。从此以后,人既不再属于万物之列,也无法回到灵魂的故乡——那个原型的世界,而是被抛进了精神的“断层”。

       

      当内心里这样的“断层”在意象中被复现时,可能是旷野无人的荒原、无尽的沙漠、死寂的废墟,也或是黑洞、迷宫、深井、坟地、断崖,等等这类令人深感无望,又极易产生放弃念头的绝境。而再看我们自己,置身其中也已然成了弃儿、流浪者、乞丐,甚至是没名没姓、也无面目的孤魂野鬼。

       

      而处在这个时期,我们会在婴儿身上观察到间歇性地、短暂的“倒退”。此时,婴儿可能表现出对母亲更为热切的依恋,在夜晚频繁醒来,也或者“忘记”了刚刚才学会不久的发声和语词,甚至还有对“爸爸”这一特定客体的拒绝……可想而知,这就像是在面对无法接受的事实,或是沉浸在失去家园的追思、哀伤和悼念当中。尤其在一些咨询中,当我们在意象里只身来到此地,找见那些于此徘徊多年的灵魂之时,我们往往会惊异地发现,他们依旧深陷在“被看到”的渴望之中,期盼或苦苦等待着已然熄灭的目光能重新映照在自己身上。甚至为了有朝一日能达成此愿,他们宁肯拒绝发挥想象力与创造的工作,活活将此间变为了人格的埋骨之地。而表现在咨询与咨访关系当中,我们往往会看到是,来访者似乎总是让自己沉溺在同样的情结与主题当中,可能反复多年都在体验和试图看到这其中的心理动力,却毫无想要从中抽身走脱之意。甚至连咨访关系以及咨询师的工作,都被深深地拖在此处,进入长期无力、无望的粘滞状态。

       

      而在相对自然且顺利的情况下,在目光的断裂之处,当魔法师原型被激活,也正是人格绝处逢生,乃至个体内心世界被点亮之时。就像是所有的故事里,此处必然会发生的桥段则是,那些背井离乡、沦落天涯的流浪者或是潦倒落难之人,往往都会在穷头陌路处,遇到了救星——与魔法师的邂逅,使得婴儿就此睁开了那双绝处逢生的心目。从此以后,这个世界将被想象所点亮,进而由意象构筑起心理现实的家园。

       

      这一被拉康称为“想象界”的空间,就是魔法师最初“造字”的一方领地,也是未来以意象镂刻下命运脚本的石板,是书写人生的纸张,更是造就现实生活乃至铸成整个个体世界的设计蓝图。

       

      同样关于这个时期的婴儿,有一个有趣的观察。似乎在短暂地“回落”后,婴儿马上便重整旗鼓,再次开始了朝向周遭世界的探索。当然,还有自我陪伴以及睡眠时间都明显有所延长。可以想见的是,这意味着梦的内容开始变得越发丰富起来。而这一切的发生,无疑都与意象的出现不无关联。

       

       

      关于“留白”——咨询与意象工作中的经验分享

       

      在心理咨询的工作当中,一些契机下,我们会偶然进入到这个“个体空间”的领域当中。最为常见的是,作为咨询师,你可能会听到来访者说,“我感觉自己此时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也或者是“刚刚我们谈的以及我正在思考的此时好像断了一样,我的注意力似乎不在那里了”,当然有时在意象中,我们可能还会听到的是“眼前的意象好像消失了,刚刚的感受和情绪似乎也慢慢变淡了”以及“我好像就站在一片空白或空旷的地方”……

       

      当然,还有一情况下,这种空白的感觉,并非是在描述对所处心理空间的体验,而是反过来作用在了自我之上。我们可能会听到来访者说“我感到有些恍惚,这个时候人是蒙的”,或是“我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了”……也有时这种感觉在咨询结束后,都还可能持续一段时间——“感觉上好像我们还没怎么进行,就到结束的时候了”;“我仍然觉得自己好像还处在一个什么当中,感觉周围的人和事物似乎都离我好远”;有时甚至在咨询后的一到几天里,这种感觉都会时不时地涌上来,将人带入到那个特殊的与世隔绝的空间当中。

       

      这种情况的出现,在笔者的经验里,我认为可能和两种情况有关。其一,是咨询中谈话以及体验的内容,对来访者原有的心理现实、情结、创伤甚至人格结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就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恰进入到了原有逻辑、自洽以及心理结构的夹缝与断层里,并由此去到了更为深层的个体领域当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时候,来访者会拒绝甚至对这种留白多少有些担心和顾虑。他们会害怕那种一切都在远离自己的感觉,但又说不上来的是,这种和周围一切都无关的感觉,似乎也令他们感到轻松和不再心有挂碍地思前想后。当然,最为显著和常见的顾虑是,他们害怕这种空白出现时,会影响现实,甚至对他们在生活中的现实感造成冲击。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样的担心和顾虑不无道理。这种感觉的确会或多或少波及到现实,或是侵扰到原有的生活秩序。特别是来访者会从周围人那里获取一些反馈——“他们会看到我一个人坐在那里,像是想着什么而出了神。而实际上,我知道自己其实什么也没想,就是在发呆。”

       

       

      在空白处,我们能做些什么

       

      实际上,这些时刻在笔者的经验中,无疑是最为难得的。因为在我看来,此时的来访者正身处的这些空白的领域,恰是想象界里尚未被意象所描画和填充的“留白”之处。这就像是某些艺术的表现形式,在特定的空间——例如画布、底板或是荧幕和乐章内,创作者往往不会用色彩、意象或是音符将其全部填充或是塞满。相反,创作者会以一定的留白,引导鉴赏者进入想象的延展当中,从而传递出比起呈现在表面更具深度的意境。

       

      因而,当这样的时刻里,来访者因着某些咨询中的谈话内容、体验或是感受进入到了这个空白的时空当中,我们能够做的最恰当的操作是,让我们自己——做为咨询师以及另一个人,知趣地悄悄退出来,把此时此地的留白交给当事人自己。我们可以建议说“如果这时我们没什么亟待表达的,或是一时间有些中断感”,“那么不用着急做什么,我们就在这个状态下让自己待上一会儿”——“我不会离开很远,会陪在这里。”

       

      在空白里(此时的感受中)待上一会儿——这一操作的目的,足以令当事人将注意力从对外在、现实以及客体的关注中收回来,我们正在等待的,也正是那双“心目”的醒来。这是专属于个人的与想象力共舞的时间,恰如那句在意象的工作中所加入的指导语——“不用刻意地去想象,让我们带着此刻的感受,将一切交给想象力本身,等在这里即可……”

       

      除此之外,作为咨询师,当这样的空白出现时,笔者会就此为来访者布置一些“作业”。例如,这段时间里,可以让自己主动关注一些影视、文学作品,或是去参观一些文化艺术类的展览。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完全可以亲身尝试一些与想象和创造有关的体验。比如,绘画、写诗,或是陶艺和泥塑,等等这些活动都有助于来访者在这一时期的意象工作里,提供想象与创作的素材。

       

      当然,笔者还可能会鼓励或要求来访者在这段时期更为主动地去留意梦境,或是在睡前就某些当前咨询中碰触到的主题来进行孵梦的工作。并且,笔者在此观察到的是,这期间的梦境,往往充满了不乏“奇异”的内容。如果以荣格对梦的归类和判断依据来看,此时或可有机会收获几场所谓人生的“大梦”。而更为难得的是,作为压抑和尚未进入意识生命的潜意识的表达与呈现,在此期间的梦中,我们能够从中发掘诸多和梦者“种子”相关的信息与意象,甚至直接受到来自梦的启示与指引。此处,我们将在“睡神”原型的篇章中再做详述。深圳心理咨询

       

      漫谈:超越功能——个体化的“觉”

       

       

      以上我们所谈到的关于“个体”的特点——既包含原型、永恒(时间)与无限(空间),同时亦囊括了客体、有限和可朽,更是将个体之心的意志,意愿连同种子与心愿体现其中的这一过程,在荣格的心理学中,被称为“超越功能”。也即个人在无意识与意识的对立冲突当中,通过心理的转化、意识的调节等机能完成的整合与统一的工作。在荣格的心理分析中,对意象的体验、扩充以及梦的工作尤为重视,恰是出于意象和梦其自身便兼具意识与无意识两种内涵,甚至其本身就是超越功能的体现。

       

      与此同时,在意象对话的过程里,我们经常留意并谈及的所谓觉和觉察,其并非超越功能的体现。一种纯粹的觉的升起,不仅超越了意识与无意识对立统一的范畴,甚至也已然不在心灵之内了。如果我们讲一切皆为心灵所造之梦的话,那么觉就像是醒来的状态。甚至对于心灵——这一造梦者而言,觉亦是从“造梦者之梦”这一层醒过来的过程。与此同时,觉又和超越功能不无关联,那就是当觉落在个体这一层面上时,便化为了以个体之心体现出的超越功能。简而言之,超越功能可能被看作是——个体化了的觉。因此,荣格认为超越功能实质上是自性的体现——自性化的历程。如果我们将“自性”看作是一种自我的预先设置,一个形成自我的基础(原型),那么实际上自性就是某种立场般的存在,也即自我在当下认同哪些心理内容,或者认同谁(客体或子人格)的体现。综其所述,当觉落于个体之时,超越功能亦能被看作是“觉者”的身份与立场的体现。也因此,在超越功能的影响之内,人会感到看见甚至是洞悉了什么,也会有体验上的明白和悟到的感受,与此同时,或可能因着觉的作用,令人产生从某些内容——情结的、苦难的以及纠缠的轮回里获得“解脱”的感觉与念头。深圳心理咨询机构

       

       

      作者:那人,公众号:无梦之梦

      上一篇:魔法师原型(01)以个体之名,心目的觉醒

      下一篇:中国心理学漫谈|中国人的性格“底蕴”

      其他专家

      电话 短信  地图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