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 返回
  • 首页
  • 导航
  • 首页 > 意象对话文集

    从心愿升起的地方再次出发:心愿,核心感受,命运脚本

      简介

      01 存在的表达:基本心愿
       
      意象对话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并非“一张白纸”,人生而携带一股心理能量,人皆有之,但它所带来的感受却因人而异。当这股心理能量被感受到,不受阻碍地得到宣泄和表达,就有了存在感。换而言之,“存在”用这股心理能量的表达彰显着自身。不管这种因人而异的能量所带来的感受是什么,最终具体显化为怎样的生活方式,总之要表达的就是"我在"。
       
      这股可以表达存在的心理动力,就是基本心愿。
       
       
      心愿
      “当然,新生儿没有形象思维更没有抽象思维,他并没有用任何语言去思考'我想要什么’的想法,因此这种心愿——或者说欲望,只是以一种能被感觉到但是说不出来的形态存在着。”....“基本心愿是心灵深处,那种更根本的欲望,用来平息存在焦虑的那个选择所带来的欲望”《回归疗法入门:命运脚本》 p182
       
      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基本心愿,所以每个人只能“成为他自己”,在成长道路上探幽,找到最深处的心愿,并实现它。通过活出心愿,让存在去表达自身,根本焦虑得到缓解。
       
       
       
      02 当心愿表达遭遇基本境遇
       
      基本境遇是指生命早期婴儿所处的环境。基本境遇由诸多因素构成,其中以母亲最为重要,同时包括周围环境和一些偶发的因素。
       
      在根本存在焦虑的推动下,心愿自发地去表达。在生命最初,心愿是知行合一的,体现在心愿被感受到就会被表达。心愿的表达和宣泄,带来一种舒展而全然做自己的感觉。
       
      然而,婴儿表达着心愿的同时,也被基本境遇所影响。对于大多数婴儿而言,早期基本境遇很难达到理想中的那样:被无条件积极关注,非评判,被全然接纳,同时也充满了不确定的偶然因素。
       
      基本境遇会影响婴儿心愿的表达,影响婴儿通过表达心愿来做自己,并且会带来一种婴儿对“成为自己”的核心感受。
      感 受
      “一岁左右,经历了早期的境遇,并给予了一个检验后,孩子会有一个初步的完成,并产生一种以满足感或挫败感为核心的感受。”《回归疗法入门:命运脚本》 p185
      核心感受是一种婴儿在基本境遇中获得的感受,对于早期核心感受过于消极的婴儿,一方面心愿的表达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被抑制,一方面婴儿会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来试图消除核心感受。
       
      核心感受对婴儿意味着什么?婴儿是如何对消极的核心感受进行应对?这需要对婴儿早期的心理世界进行了解。
       

      深圳心海湾心理
       
      03 核心感受和信念的形成
       
      核心感受形成于0-1岁。
       
      0-1岁的生命阶段,相当于古典精神分析中佛洛依德提出的口欲期。此时,婴儿所感知到的心理世界和成人有很大的不同。诸多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尤其是来自于精神分析心理学家,都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做了描述。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特点是婴儿和周围的世界没有清晰的边界,分不清内与外,我与人。
       
      此时的心理世界延伸至外界,婴儿处于一种“心理对等状态”(mode of psychic equivalence)中,即将内心世界等同于外在现实。所以核心感受既是婴儿内部的,也是关于外部的,婴儿感受到毁灭性的时候,其身处的世界就是一个危机四伏,充满危险的地方。所以对核心感受形成的诠释:核心信念,既是关于自我的,也是关于世界的。
       
      这一时期产生的核心感受,“我是什么样子的”对应我周围的环境就是什么样子的。一个以“行”为基本心愿的婴儿,感觉到自己“不行,是错误的,会被惩罚”,外界世界就是“危险的,充满着毁灭力量”。这一时期的顺利渡过,如埃里克森所说的那样,有助于形成对世界的基本信任。这一时期如果遭受了过于强烈又持久的创伤,不见得会发展成精神分裂症,却很可能在今后形成精神病性的人格。
       
      大多数人1岁前的体验介于完全积极和完全消极之间,偏重于有积极感受的人感觉自己能够活出自我,同时是被接纳的,被爱的,偏重于有消极感受的人感觉心愿被不同程度阻碍,自己是不被接纳,不被爱,被打压着的。
       
       
      04 命运脚本的雏形
       
      1-3岁的时间里,有着消极核心感受和信念的婴儿会继续通过应对试图消除不好的核心感受,但仅仅是“试图”,“应对”的悖论在于,当试图消除某种东西时,已经坐实了它的存在。
       
      从心愿处重新出发
       
      0-1岁时期也存在应对,只不过这一时期的应对,是极其初级的防御机制,甚至不能够被称为防御,只是婴儿本能性的感知世界,并对刺激作出的反应。这一时期对应着皮亚杰所说的“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仅仅依赖感知觉和动作来适应外部环境。感知觉和动作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得益于两者,婴儿才能够在混沌的心理世界中形成物理边界,为原初的分裂和投射提供条件。
       
      实现克莱因所说的“偏执—分裂”需要婴儿具有投射的能力,才可以把内在的不适感通过分裂来投射给客体,从而防御内界的痛苦。更早的时期里,内外没有清晰稳定边界的情况下,婴儿投射给母亲的感受有时也是作为自体的一部分来体验。由于边界不清晰,反复的不完整的投射来来回回在婴儿和母亲/客体之间进行。
       
      那些以偏执-分裂为主要应对方式的婴儿,将不好的核心感受进行分裂,并将外界客体投射为坏的,今后最有可能受困于关系,继而发展出更多方式对不良关系的威胁进行应对。维持好的关系,应对坏的关系,避免在关系中体验到消极情绪成为他们焦虑的主要来源。
       
      另一类婴儿可能会放弃表达心愿,作出可以操控客体的行为,比如婴儿选择作出母亲给予积极回应的行为,或许这就是已然被滥用的"讨好型人格“雏形。这类孩子长大最可能面对的问题,或许是要时时刻刻维持“假性自体”和防止“假性自体”破碎的焦虑感。而一个孩子恰好在智力或是其他各方面比较成功,她/他可以成功维持“假性自体”,平息以上所说的这种焦虑带来的欲望,这对尚未完全迷失的人是一次重新体验存在焦虑的机会;而对于早期根本存在感/基本心愿被完全抑制的人而言,可能会陷入无意义之中,感到深深的抑郁。
       
      具体到某个个体,独特的基本心愿,早期基本境遇带来的核心感受,核心感受被诠释后形成某种信念,个体通过层层的应对方式来形成自己的生活风格,从而演绎了她/他的整体命运。这个整体命运的雏形在3岁形成,意象对话将其称为命运脚本。
       
      命运
       
      “三岁左右,儿童完成了其命运脚本,这个脚本写上了他的心愿,对境遇的预期,信念以及应对方式。但是,对于改变自己的基本境遇,改变自己的基本信念,他们一次次尝试改进应对,看是否获得更好的结果。但是,应对方式可能有所改进,而不论成功失败基本信念都不会改变“
       

      深圳心海湾心理
       
      05 命运脚本的雏形
       
      3岁完成的命运脚本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底稿。随着儿童长大,各种心智功能渐渐完善,尤其是语言能力和想象力的获得,让更加高级的防御机制的使用成为可能,特别是需要依赖思维和语言的防御机制。基本的命运脚本被不断精细化,被扩充地更加复杂,但命运的底稿和地基不会再改变。
       
      在一个早期是由消极核心感受构成的命运脚本中,心愿自发要实现,但消极的核心感受和信念成为心愿实现的最大障碍。有人活在冲突中,既能够感觉到一点真我的感觉,又无法完全实现,对成为自己渴望,但又充满恐惧;有人将所有的精力用于避免消极感受尚且应接不暇,彻底忘记了心愿的存在,完全的迷失了。
       
      总之,应对是在实现命运,而非改变命运。
      出生
                         
      基本心愿
      形成基本感受/信念
                         
      自闭-共生:0-1岁
      分离个体化:1-3岁
       
      命运脚本的雏形
      命运脚本
      确定
                         
      俄狄浦斯时3-7岁
       
       
       
       
      06 从心愿处重新发出
       
       
      心灵鸡汤成天在教导人们“倾听你内在的声音”和“成为你自己”,但内在的声音不只一种,从嘈杂的各种欲望中找到哪一个才是初心绝非易事。
       
      意象对话和回归疗法都是在帮助人找回迷失的真自我。回归疗法通过层层追问,看清一个又一个欲望背后的焦虑,从一个又一个歧路退回到起点重新审视,直至回溯到人最初的心愿。资源取向的心理治疗重视人的积极资源,基本心愿是人内心最深的渴望,因为和存在感直接相关,和其他资源不同,对心愿的觉可以超越情结的力量,带来穿透性的效果。意象对话更为具体,通过处理和化解情结,心愿会自发浮现,如同遮盖在月亮上的乌云层层被风吹散,月光就会越来越多透射出来一样。


      文章转载刘淑姿360个人图书馆,作者不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意象对话技术操作及理论分享(03):“摘面具”与“看代言人”技术

      下一篇:水晶级意象对话心理师王路骋:话说情绪体验

      其他专家

      电话 短信  地图    留言